來源:觀察著網 時間:2017-09-06 13:20:22
? 泛文化觀察員
今天偶然看到游戲圈子在傳一個消息,提到一款國產手游《War Wings》在北美App Store應用總榜和游戲下載榜上都奪得第一,達成了“雙榜第一”的歷史性成就,也算是國產游戲的一個小高峰了。
乍一看覺得,好開心啊!國產游戲終于也沖出國門,走向世界了,心里滿滿的自豪感,仿佛秋天漲滿了蟹黃的大閘蟹。
網傳“雙榜第一”截圖
抱著欣賞的心情,我又多看了幾眼這張截圖。不過仔細看下來,似乎就發現有哪里不對:
排名第一的《War Wings》只有200多評論,而排名第二的《Flippy Knife》有6419條評論,下載數和評論數感覺好像不成比例。雖然說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現象,畢竟《War Wings》是8月17號發布的,比《Flippy Knife》晚了差不多整整兩周的時間,但出于好奇心,我又去查了ASO100網站上對于各款游戲App的數據統計,因為這網站在App數據統計方面還是相對可靠的。
查詢得到了這樣一個結果,這款“國產之光”游戲于17日發行,次日即登上App總榜及游戲榜首位。但是此后僅僅維持了4天,排名就開始慢慢回落,到9月1日也就是發行兩周之后,已經從總榜第一跌落到第157名了,游戲榜排名也跌到了30名??赡軓钠聊簧峡?,曲線圖并不明顯,但如果把鼠標移到曲線上,就能看到,總榜(免費)部分的數據基本上是以每天10個-30個不等的排位在掉落。
不知道這個現象,對于手游來說,算是正常的嗎?
我順手又在ASO100上查了幾個游戲。比《War Wings》提前兩周發行,也登過頂的《Flippy Knife》,曲線是這樣的:
也是發行次日就上榜了,但此后一直維持在較高的位置,直到2周以后才逐漸回落。
這其實是一個游戲較為正常的軌跡,因為當我們下載一個游戲時,肯定會涉及到一個通關或者熟悉玩法的過程,如果這個游戲的玩法或關卡設定足夠有趣,那么琢磨幾天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像是《Snake VS Block》這款游戲的曲線就……簡直穩如狗。樓上《Flippy Knife》的曲線也是維持了近兩周的平穩走勢,說明這兩款的用戶粘性都還不錯。
當然也有沖頂之后短期內就穩步回落的,如這款游戲《Face Dance》。
但我們要知道的是,這款游戲的核心玩法就是天降emoji表情包,然后玩家對著攝像頭做出跟表情包一樣的表情,誰做得像表情就可以消掉,玩的過程中大家的臉部肌肉都得到了充(鬼)分(畜)的鍛煉……
這種幾乎沒什么核心玩法的游戲,大家新鮮一下也就過勁了,也算是合理應當。但是War Wings作為一款對戰類游戲,要的就是讓大家玩得爽快,而且既然已經登頂,理論上其核心玩法應該有能夠吸引人的地方。所以按道理來講,排名不應該這么快就掉下來。
這種登頂之后又迅速回落的情況,一般有兩個原因:一種是游戲可能前期宣傳做得比較好,吸引了大量玩家以至于登頂,不過由于可玩性不太夠,所以很多人上手之后覺得沒意思,迅速卸載掉了;而另外一種,就是可能存在刷榜的情況——公司花錢買人刷榜,沖頂之后就決定不再繼續燒錢了,于是脫離了水軍的游戲,緩慢跌落,逐漸回到自己的正常水平(雖然就目前的態勢來看,可能還沒有跌到位)。
就曲線來看,這款游戲的表現確有可商榷之處,不過并不能因此就定論它是否刷了榜。
但如果國產手游在海外能闖出一番成績,對于其后續在國內的宣傳確實是有好處的:對海外可以宣稱是“國產游戲”,打一波情懷牌,鍍金一波之后再登陸國內市場來個“出口轉內銷”,就可以打著“歪果仁超喜歡!”“在國外賣瘋了”的旗號大殺四方了,美滋滋。
實際上,就算不在國外刷榜,國內游戲App刷榜的現象也存在很久了。別的不說,在某寶上很容易就可以搜到這種鏈接:
點進去看,內容可以說是非常全面了:
這種刷榜賣家的服務范圍不只覆蓋游戲,一般的App都可被囊括其中。
這就很尷尬了,理論上我完全可以先花錢把游戲推上榜,打出知名度,然后再吹一波玩法,這樣單憑被吸引來的自來水玩家,就能養活制作團隊了……
但對于國產游戲圈子來說,這個行為都已經可以算是“正常營銷”了,因為很多人為了掏出玩家口袋里的錢,可以說是費盡心思。
比如,手游中常有氪金拼人品的玩法:花錢買一張簽,然后有一定概率能抽到你想要的東西。但有的游戲制作商家就會設置一個金額,只有當你充值的數額達到這個金額界限時,你才有可能抽出目標物來,如果你氪金沒有氪到位,那即使充值了也肯定抽不出東西來,根本不是商家所宣稱的“隨機概率”。這個操作被稱為“偽隨機”。
另外還有一種常見的操作方法叫“滾服”,游戲商家會把一些老服務器合在一起,然后再開設新服務器,這樣服務器總數不變,但是分出了老服和新服。
重點是,然后他們會給老服和新服的商品,定不一樣的價格。
老玩家可能已經在游戲里氪了很多金,也有了一定級別和地位,于是不會輕易離開這款游戲;但新玩家初來乍到,對游戲沒有太多感情,隨時都可能退出。所以游戲商家就抓住了這個心理,給老玩家多的服務器中的商品,定更高的價格。
這個就……難道深愛反而成了你宰割我的理由?
老玩家估計要氣得高喊“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了。
相比起來,常見的從畫風到音樂再到核心玩法的抄襲,以及找機構寫軟文營銷,簡直都有些小清新無公害了。
想來想去,始終覺得,國產手游的行業風氣,就是這么一點點被拉低的?,F在很多游戲都有向競技方向發展的趨勢,有些大型電腦游戲如星際、dota、LOL之類幾乎已經成為了競技體育的一個子項目。
而游戲與游戲之間在人設、情節、音樂、核心玩法各方面的競爭,本來也應當類似于同臺競技,依靠自己的創意和綜合實力,堂堂正正地取得榜單上的勝利。
但到了手游領域,由于排行榜的重要性日漸上升,刷榜現象出現得越來越多;也有很多游戲廠商為了營利,不惜以偽隨機和滾服的手段來欺騙玩家氪金。這可以說其實是背離了游戲的初衷。
如果花錢刷個榜就能拔得頭籌,那么誰還能看見認真制作游戲的團隊呢?如果欺騙玩家氪個金就能賺得盆滿缽滿,誰還會愿意花心思做付費關卡、付費下載App這種明明更正常卻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呢?國產游戲行業的風氣,就是在這樣的劣幣驅逐良幣中,一點點被帶得越來越差,而精心制作的游戲敵不過刷榜氪金,很容易就會造成優秀作品的荒漠化。
而作為玩家的我們,也不妨想想這個問題:假如有兩款游戲擺在我們面前,一款制作精良但需要花錢購買,另外一款玩法上沒有什么獨創之處,畫風也有抄襲之嫌,可以免費上手,但后續需要不斷氪金——我們又應當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