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p5yfc"><noscript id="p5yfc"></noscript></tt>

      1. <font id="p5yfc"></font>
        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熱推薦:保定邁出鄉村振興鏗鏘足音

        來源:河北經濟日報     時間:2023-01-10 14:55:06


        (資料圖)

        1月5日,冬陽普照,村前、坡后40個香菇大棚,見證著阜平縣平房村從貧困走向富裕,承載著281戶、966名村民在鄉村振興路上的美好愿景。

        “多虧有國家扶貧開發和鄉村振興好政策,有各級各部門鼎力相助,我們的日子才會越過越紅火?!逼椒看妩h支部書記趙金虎自豪地掰著手指算,通過大力發展食用菌、林果、光伏、荒山整治流轉土地、紅色文化旅游,2022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達12739元,脫貧戶人均純收入11800元,村集體收入99.48萬元。

        2022年,保定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對保定提出的“五個走在前列”“打造兩個新樣板”要求,全市上下激情奮進、開拓創新,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戰略中展現新顏值、跑出加速度、打造新樣板。

        保定市縣兩級防貧中心、部門防貧專班和248個鄉鎮防貧工作站全部到位,4.2萬名網格員包聯248萬戶農戶,四級聯動的防貧工作體系更加完善。因戶因人施策,落實幫扶措施,沒有出現一人一戶返貧致貧。

        全市9個經濟強市(區)結對幫扶9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積極開展科技、醫療、教育等領域人才交流,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以及就業幫扶活動,共計撥付幫扶資金1183萬元,區域結對幫扶成效明顯。

        保定市聚焦65個易地扶貧集中安置區,規范完善產業、就業、基本公共服務等后續幫扶措施,實現搬遷戶“戶戶有產業”,有勞動能力的搬遷戶實現就業27862人,搬遷群眾就學、就醫等需求有保障。9個重點縣的1109個脫貧村和易地搬遷安置區駐村幫扶全覆蓋。在非重點縣的90個鄉村振興任務重的村,選派工作隊駐村幫扶。

        該市實行“1+22”專班推進機制,建立項目評估、資金安排、督導考核一系列制度和辦法,縱向層層傳導,橫向協調聯動,構建起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核心的脫貧地區現代產業體系;全市編制產業項目742個,涉及資金14.05億元,占銜接資金總量62%;累計培育827個特色產業基地,2072個優勢特色品種。

        在全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基礎上,保定抓好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升級鄉村產業、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中全力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2022年全市實施農業重點項目199個,完成投資額195.8億元;簽約農業項目58個,簽約引資額200.5億元,全省第一。

        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512家,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61家,新建、改(擴)建牧場18家,新增奶牛欄位1.45萬個;創建1個國家級特優區和7個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引進實施百萬元以上項目43個,打造百畝以上規?;?8個;招聘百個博士團隊到保定創新創業,全力打造100個“博士農場”,首批51家“博士農場”全部簽約完成;成立全省第一家中央廚房預制菜產業聯盟,初步形成3大品類、6大園區、100家企業、100億產值的發展格局,總投資21.5億元的首個中央廚房預制菜產業園區在高碑店建成揭牌;家庭農場達到6600多家,農民合作社10400家,農業專業化社會服務組織發展到2196家;建成5個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區和42個市級鄉村振興示范區,創建省級美麗鄉村266個,創建省級示范村36個、專業村1740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實現市場化全覆蓋。

        此外,保定市堅持抓黨建促振興,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健全“5+3+N”村級組織體系,實現農村綜合服務站全覆蓋。通過集中創建8個示范區、134個村項目建設,實現產業帶動增收、資源盤活增收、發展服務增收。全市5160個行政村全部實現集體收入5萬元以上,其中10萬元以上的村3464個。

        標簽: 結對幫扶 深入學習 無害化處理

        相關文章

        熱點圖集

        宝宝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