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衡水日報客戶端 時間:2023-01-12 11:04:25
剛剛過去的2022年,河北省衡水市農業領域成績喜人:糧食總產實現“十九連豐”,種植面積、總產均創歷史新高;“菜籃子”“果盤子”供給充裕,量質齊升;高標準農田建設扎實推進,28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取得突破;農村人居環境大大改善……
成績的背后,是衡水市農業農村工作在過去一年走過的堅實足印。2022年,全市農業農村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三農”工作決策部署,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圓滿完成年度各項重點任務,全市農業農村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優。
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實現穩產保供
(資料圖片)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寒冬時節,走進深州市魏橋鎮潘建星的農場里,一排排玉米穗擺放整齊,猶如一座金山在陽光下泛著耀眼的光,潘建星望著眼前的豐收景象,盤算著這一年的收成:“今年,我們合作社共種植了200多畝花生、210畝金銀花、1800畝玉米,全部獲得了大豐收,其中玉米收獲了440多萬斤,畝產達到2400多斤?!?/p>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2022年,衡水市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大提升,糧食及重要農產品實現穩產保供。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全年糧食面積達到1086.7萬畝、總產88.5億斤以上,實現“雙增”,均創歷史新高。果蔬生產實現量質齊升,全年蔬菜種植面積115萬畝,產量367.7萬噸,增長3.7%;其中設施蔬菜占總面積比例有望保持全省第一。水果面積穩定在50萬畝,設施水果達到12萬畝,產量穩定在110萬噸。畜牧生產穩中有增,全市新建改擴建生豬規模場15個,新增奶牛存欄8000頭,新增液態奶加工能力18萬噸。到12月底,全市肉、蛋產量分別達到30萬噸、25萬噸。奶牛存欄8.9萬頭,奶產量39萬噸,生豬存欄135.2萬頭、出欄257.7萬頭,均實現同比增長。
品牌農業提升競爭力
春節臨近,在饒陽縣南北巖村的萬畝設施蔬菜生產基地的設施大棚內,蔬果飄香,不遠處的瓜菜交易市場,各種果蔬經過檢測人員嚴格檢驗后,被裝上貨車運往京津等地。
立足資源稟賦,不斷優化農業種植結構,提升農業生產規?;?、集約化、科技化水平。2022年,衡水市進一步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在確保糧食面積的基礎上,集中打造了優質蔬菜、雜糧、油料等10個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同時,借助“果蔬進京”東風,積極吸引北京新發地單品銷售大王來衡建設綠色果蔬基地,新發展優質果蔬基地1.2萬畝,銷售量1.39萬噸,實現銷售額1.4億元。為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農產品競爭力,實現了省級農安縣11個縣市區全覆蓋,在進一步健全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的基礎上,納入監管平臺的規模經營主體達到1000家,種植業農產品質量檢測能力躍居全省第一。
品牌農業,是現代化農業的重要標志,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產業升級的有效途徑。如今,深州蜜桃、阜城漫河西瓜、饒陽設施蔬菜等一大批衡水特色農業品牌叫響全國。為提升特色農產品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市農業農村局以鍛造農業品牌為抓手,推動鄉村振興,2022年衡水市農業品牌塑造取得明顯成效,省級農業企業領軍品牌、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均達到8個,5個區域公用品牌、7家企業參加了第六屆河北省農業品牌評選,同時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品牌宣傳推介活動。
與此同時,衡水市大力鞏固脫貧特色產業,實施了項目增收、科技支撐、龍頭培育、幫扶助力“四大行動”,持續提升脫貧地區特色產業覆蓋水平和帶動質量,產業規模持續擴大,1001個脫貧村共培育發展農業特色品種1325個,實現了“一村一品”產業全覆蓋,帶動農戶增收能力不斷提升。
現代農業催生澎湃活力
“如今,農機開到田間,農科院的專家在地頭手把手指導,想不高產都難!”深州市東安莊鄉西辛莊村李計宗告訴記者,“今年,村里建設了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機耕路修好了,三輪車可以直接開到地里,拉種子、化肥,省力多了?!?/p>
強農興農,科技先行。衡水市聚焦提質增效,突出發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科技支撐能力,提升農機化水平,為現代農業催生了澎湃活力。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市共建設完成高標準農田29.5萬畝,超出年度任務2.5萬畝。農業科技支撐能力不斷增強,2022年,衡水市共建設33個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示范基地,并與河北農科院合作實施了水果增甜提質、優質糧食生產、高效作物栽培等一批科技項目。
如今,無論是夏收還是秋種時節,各類農機在衡水廣袤田間縱橫馳騁。從傳統的“犁耬耙耱”到智能化的“金戈鐵馬”,機械取代了人力,成為田間主力軍?!扒皫啄?,我們村就一臺收割機,一到麥收時,大家就要排隊收割,又擔心刮風下雨糧食泡在地里?!碧页菂^鄭家河沿鎮李空城村村民李來順說,“如今,麥子一熟就有專業合作社的4臺收割機齊上陣,幾百畝地兩天就收割完了!”
為確?!邦w粒歸倉”,衡水市農業部門不斷提升農機化水平。2022年,共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27億元,受益戶數4094戶,補貼機具4993臺(套),其中拖拉機2451臺、小麥聯合收割機430臺、玉米聯合收獲機954臺。農機裝備結構大大優化,全市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92%。與此同時,衡水市積極爭創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大力推進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重點打造了28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安平縣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等4個園區成為首批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
集體經濟賦能鄉村振興
臨近春節,走在衡水大地,無論是設施蔬菜大棚,還是現代農業園區,處處蔬果飄香、畜禽陸續出欄,廣大農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集體經濟賦能鄉村振興,為農業經濟發展帶來強勁動力。衡水市把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作為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重要抓手,2022年全市共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3000多家,依法登記農民合作社13920家、家庭農場12206家,居全省前列。國家、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分別新增10家、51家,累計分別達到48家、224家,分別列全省第四、第二;新增省級示范家庭農場17家,達到228家。實施托管服務土地面積達584萬畝。
“去年通過土地托管,衡水們將20畝耕地全部交由合作社托管,一年下來分紅2萬多元!”桃城區鄧莊鎮武家莊村60多歲的張蘭根告訴記者,去年該村40戶村民都和他一樣,通過合作社實現了增收。
農村工作做得好不好,關鍵要看農民“錢袋子”鼓不鼓。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一產增加值完成164.5億元,同比增4.8%,居全省第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11元,同比增7.3%,位居全省第四;三項指標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2年底,全市一產增加值完成250億元,同比增5.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達到18200元,同比增長7.6%。
美麗鄉村處處煥發新顏
走進衡水高新區大麻森鄉東桃園村,一幅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畫面映入眼簾:一渠碧水繞村而過,道路平整、樹木成排,屋舍儼然、整齊劃一,孩子們在村中的廣場上玩耍嬉戲,笑容滿面……
2022年以來,衡水市美麗鄉村建設行動成效顯著,東桃園村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圍繞城鄉融合發展,以人居環境清潔、建筑風貌美觀、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健全、特色產業壯大、鄉村治理有效為主要目標,衡水市重點圍繞環市縣主城區周邊,沿鐵路、高速、國省干道,以及大運河文化帶、景區和省鄉村振興示范區等重點區域,連線成片,打造“村莊宜居、生態優良、經濟發展、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的升級版美麗鄉村。
談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變化,棗強縣王常鄉北張莊村村民孫占全欣喜地說:“村里這兩年變化很大,修了小廣場和新村路,感覺特別滿意?!?022年,衡水市鄉村治理更加有效,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優化,公共服務逐步完善,農村面貌發生了較大改觀,農民擁有了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衡水市繼續以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清理等為重點,全面提升村莊公共環境,提升村莊風貌,昔日的殘垣斷壁、廢舊房屋、私搭亂建,如今變成了小游園、小廣場。2022年,全市共新建農村戶廁32630座,改建農村戶廁11460座,新建農村公廁924座,完成302個村莊生活污水治理,4642個村莊完成村內生活垃圾和積存雜物、村內外塘溝、農業生產廢棄物清理,創建美麗庭院43270戶,完成全市30%、涉及1544個村莊的村莊硬化、凈化、綠化、亮化、美化任務,全市建成美麗鄉村187個。
現代農業高歌起,無限生機綻沃野?;仡?022,衡水農業農村工作扎實推進,實現了農業生產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滿目沃土一片春意盎然。展望2023,衡水市正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鋪展開農業產業更興旺、鄉村面貌更迷人、農民口袋更殷實的壯麗畫卷。
近日,中國熱科院生物所 ??谡鞠憬哆z傳改良研究團隊在香蕉低溫和干旱應答共性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證實了MaDREB1F轉錄因子通過共同調節激
我國鋼企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得到顯著增強。日前,由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研究的“2022中國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指數”和“2022全球鋼鐵企業專利
由于現階段對于甲狀腺結節的導致因素不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甲狀腺結節的出現和情緒、飲食、遺傳等因素有關。因此當出現甲狀腺問題,在飲食
美國農業部海外農業局發布的參贊報告顯示,2022 23年度菲律賓成品米產量預計為1197 5萬噸,略低于早先預期,因為Noru臺風造成破壞,致使稻米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