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2023-01-13 14:07:42
(相關資料圖)
我國糧食供需長期處于緊平衡態勢,玉米受環境資源約束增產乏力,供需關系也頗緊張。以玉米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要服務國家糧食安全大局,要在優先滿足飼用糧的原則下,進一步改善玉米產不足需的局面。
在玉米供需關系緊張的情況下,玉米是用來加工飼料,還是用來生產燃料乙醇,直接關系國家糧食安全。我國糧食實現“十九連豐”,有能力解決好自身吃飯問題,但飼用糧和工業用糧消費持續增加,糧食供需中長期將處于緊平衡態勢,總量問題與結構性矛盾并存。在優先滿足飼用糧的原則下,繼續實施嚴格控制以玉米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的產業政策,進一步改善玉米產不足需的局面。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消費結構不斷升級變化,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從米面油到肉蛋奶,糧食直接消費減少而間接消費增加,總糧食消費量仍然呈剛性增長的態勢。從玉米消費結構看,糧食消費細分為食用消費、飼用消費、工業消費和用種消費,飼用消費占比60%以上,工業消費占比20%至30%,食用及其他消費占比約為6%至7%。除了用種消費保持穩定外,飼用、工業、食用及其他消費均出現不同程度增長,成為我國玉米消費大幅增長的驅動因素。受環境資源約束,玉米增產乏力,以玉米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產能快速擴張,會大規模擠占飼用糧,持續推高玉米價格。
我國發展糧食燃料乙醇加工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2000年,為解決超期超標的陳化糧,我國開始計劃推進生物燃料乙醇試點工作。2002年,國家在河南省和黑龍江省的5個地市啟動車用乙醇汽油試點方案,2004年,擴大試點范圍,批準了4個車用生物燃料乙醇項目。2006年,根據糧食市場形勢變化,國家暫停玉米燃料乙醇新增產能,開始鼓勵發展非糧燃料乙醇。2017年我國面對糧食連年高產、庫存高企的問題,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適度發展糧食燃料乙醇。2022年在玉米產需矛盾突出的情況下,我國又提出要嚴格控制以玉米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減少對玉米的消耗??梢钥闯?,我國發展燃料乙醇生產的初衷是為了處置超期超標人畜不能食用的糧食,后來燃料乙醇加工起到了調節國內糧食供求的作用。
以玉米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一定要服務國家糧食安全大局。我國人多地少,糧食供需長期處于緊平衡,不能像美國那樣大規模發展糧食燃料乙醇加工,否則會傷及糧食安全的根本。為了確??诩Z和飼用消費需求,我國發展糧食燃料乙醇一直本著“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原則,嚴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產業發展,特別是嚴格控制玉米用于工業酒精、燃料乙醇、涂料等非食物鏈生產。如果對玉米燃料乙醇加工不加以限制的話,在國內糧食難以滿足工業消費需求的情況下,不得不大量進口玉米,將從根本上改變國內玉米供需格局,危及國內玉米產業安全和糧食安全。但需要指出的是,超期超標的糧食加工燃料乙醇,不會影響糧食安全。
生物燃料乙醇是一種“生長出來的綠色能源”,是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向。我國要嚴格控制玉米燃料乙醇加工,但鼓勵非糧食資源生產燃料乙醇。目前我國生物燃料乙醇的生產原料從玉米、水稻、小麥等糧食逐漸轉向甘蔗、木薯等經濟作物和玉米秸稈、藤蔓、木屑、灌木枝等農林廢棄物,逐漸擺脫對糧食的依賴。
在糧食總量問題和結構性問題并存的當下,嚴格限制玉米燃料乙醇加工滿足飼用消費的同時,還要持續推進飼料中玉米豆粕減量替代,持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讓每寸土地每粒種子都要釋放增產潛力,有效滿足吃得飽、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的消費需求。
西班牙生物技術研究小組Aimplas正在將用過的咖啡渣轉化為塑料薄膜。該組織表示,該項目通過將生物廢物轉化為資源,是歐洲經濟循環化的進一步表
預計2022年全國糧食收購入庫8000億斤
今年全力做好保供穩價保持糧食市場平穩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會議上獲悉,2022年以來,各地統籌抓好糧食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購,夏糧和早秈稻旺季收購圓滿收官,
1月11日,2023“愛尚重慶?迎新消費季”——首屆“到鄉村過年”活動啟動儀式在沙坪壩區團結公園內舉行,1-2月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線上線下優
2022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收信訪舉報344 4萬件次,其中檢舉控告類信訪舉報104 4萬件次。處置問題線索154萬件,談話函詢32 5萬件次,立案59
本網訊為解決農村地區醫療物資緊缺問題、助力打贏疫情防控硬仗,近日,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以下簡稱專班)協調對接國家衛健委、工信部、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道:據專門研究經濟信息的印度媒體報道,衛生部長兼化學品和肥料部長MansukhMandaviya近日將訪問北非國家,以達成在摩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