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p5yfc"><noscript id="p5yfc"></noscript></tt>

      1. <font id="p5yfc"></font>
        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化解農村金融的成長煩惱|全球信息

        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2023-01-16 15:51:13


        (資料圖片)

        當前,新一輪農村金融改革大幕已經拉開,參與各方還需堅定信心,持續發力,務求取得成效。只有消除體制機制上的束縛,用科學有效的機制釋放農村金融機構的活力,才能實現業務良性發展,更好防范風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村金融機構作為服務“三農”的主力軍,其重要性日益凸顯。然而,近年來受外部環境變化和自身機制影響,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經營發展中暴露了不少問題,加之面臨大型銀行、全國股份行等業務加速下沉帶來的沖擊,農村金融機構內外承壓。

        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包括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以及村鎮銀行等。根據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截至2022年6月末,我國共有3883家農村金融機構,占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數量的84.43%,其中農村商業銀行1600家,農村信用社572家(含省級聯社24家),村鎮銀行1649家,農村合作銀行23家,農村資金互助社39家。

        不同類型的農村金融機構面臨的“煩惱”各不相同。其中,村鎮銀行設立僅有十多年時間,由于設立門檻較低,發展速度非常驚人,2021年時已有1600多家村鎮銀行,基本覆蓋全國所有省份。不過去年,個別村鎮銀行出現取款難問題,引發廣泛關注。另一邊,農信社經過多輪改革后,依然在兩邊搖擺——究竟是堅持“三性”(組織上的群眾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經營上的靈活性),還是應該走商業化道路,至今仍有爭論。

        在爭論和搖擺中發展,不少信用社變成了縣聯社,縣聯社變成了農商行,甚至許多縣聯社合并在一起變成大的農商行。還有些地方將全省的農商行并在一起,變成一個省級農商行。比如,去年4月,省聯社改革全國“第一單”落地——浙江銀保監局批復同意浙江農村商業聯合銀行開業;11月,河南省農信社改革方案獲銀保監會批復,將組建河南農商聯合銀行;同月,遼寧農商銀行籌建方案“浮出水面”,將由沈陽農商銀行與省內30家農信聯社組建。

        當前,新一輪農村金融改革大幕已經拉開,深化省聯社改革無疑是此輪改革的重頭戲。根據因地制宜、“一省一策”的監管要求,參與各方還需堅定信心,持續發力,務求取得成效。一邊是亟待融資支持的各類農村經營主體和相關產業,另一邊是亟待補齊短板的農村金融體系。改革是否有效,關系到整個農村金融改革的成效。只有消除體制機制上的束縛,用科學有效的機制去釋放農村金融機構的活力,才能實現業務的良性發展,也才能更好防范風險。

        尤其對于河南和遼寧而言,目前,河南農商聯合銀行和遼寧農商銀行尚在組建過程中,需要同步推進解決的還有對此前不良資產風險成因的嚴肅責任追究,嚴懲違規違法行為,以及相關存量風險化解、新老股東交接、公司治理機制構建和新的業務結構選擇等一系列問題。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穩妥處理、扎實推進,在此過程中,還面臨從省、縣兩級架構向三級管理架構和總分行制轉變的考驗。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要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進一步推動農村金融體系改革已經迫在眉睫、勢在必行。各地要在牢牢守住風險底線的前提下,積極探索改革路徑,統籌各類優勢資源,充分利用大數據、金融科技等最新技術成果,推動農村金融機構在堅守支農支小定位的同時,找到差異化競爭市場,盡快提升其整體實力和業務競爭力。

        標簽: 聯合銀行 農商銀行 農村信用社

        相關文章

        熱點圖集

        宝宝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