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p5yfc"><noscript id="p5yfc"></noscript></tt>

      1. <font id="p5yfc"></font>
        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視訊!三亞:南繁優勢助推“錢糧雙豐收”

        來源:三亞日報     時間:2023-01-17 15:00:50


        (相關資料圖)

        時值冬季,崖州區萬畝坡田洋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農戶種植的冬季瓜菜有產量,價格理性?!胺N完水稻,又種瓜菜,一年的收入不錯?!毖轮輩^拱北村村民林群虎喜不自勝。

        林群虎不知道的是,他的這份收獲感,是三亞堅持生態高效輪作,全面促進“錢糧雙豐收”的一個成果。去年以來,三亞大膽嘗試,勇于創新,將獨特的氣候優勢和南繁科技優勢充分結合,謀定而動、科學統籌、創新模式、廣泛參與,實現農民持續增收,實施了“南繁抗旱稻保耕地,南繁高產稻保產能,南繁基地分類管理、分時使用保產量”等一大批新做法。

        為整治撂荒地,三亞充分利用南繁科技優勢,鼓勵各區(育才生態區)與企業合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大力推廣節水抗旱稻,開展撂荒地復耕復墾,挖掘耕地存量資源。目前三亞按照400元/畝的標準,購買第三方公司代耕代種代飛防服務,投入資金65萬元,新復耕復墾撂荒地700畝,鞏固復耕復墾成果2200畝。

        依托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推廣超優千號、叁優壹號耐鹽堿水稻高產示范種植50余畝,畝產約450公斤。在沿海退塘還田地塊中推廣千畝海水稻,拓展耕地增量資源,進一步保障三亞糧食生產面積。

        這幾年,三亞科研平臺不斷完善,科研人員持續入駐,借助這些科研優勢,三亞加強院地合作,將南繁科研成果就地轉化推廣。通過品種征集、專家評選,推選出深優1618、旗優366等20種優質水稻、大豆品種,向全市推薦推廣,同時通過種子和農資費補助、撂荒地復耕復墾補助、購買機械代耕代收服務補助等九條措施,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構建起“種糧收益有保障”的政策風向標。截至目前已在全市推廣南繁高產稻3萬余畝,有力保障三亞糧食產能。

        狹小的泥田埂變成了寬闊的機耕道,農戶開著三輪車將地里的瓜菜往外運輸?!疤镩g道路變寬了,干活更省力了?!边@是去年崖州區不少農戶最大的感受。

        這一變化的背后,是三亞高標準農田改造的加持。近三年,三亞共投入財政資金8.1億元,將10.56萬畝南繁耕地全部進行高標準改造,建成旱能灌、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

        不斷創新模式,田間道路拓寬了,百姓致富的路子也逐步變寬。去年,三亞創新土地資源要素使用模式,系統總結在崖州、天涯等區開展南繁活動的經驗,探索出南繁用地“分時托管”、農戶土地“分時出租”模式,在全市大力推廣“十萬畝菜+十萬畝糧”工程,并借助該模式的應用,選用南豇一號、紫長茄龍雜茄8號、紅香優3號、特優3301等優勢南繁菜稻品種在全市種植。

        經過不斷探索,三亞已逐漸形成“南繁科研育種+水稻生產+綠肥”“南繁科研育種+耐旱糧食作物”“冬季瓜菜+水稻制種+水稻生產”“冬季瓜菜+水稻制種+綠肥”“冬季瓜菜+水稻生產+水稻生產(綠肥)”“冬季瓜菜+水稻生產(綠肥)”“冬季瓜菜+耐旱糧食作物”等7種不同的土地輪作模式,依據地情、時令,精細化農業生產,有效解決三亞南繁耕地夏秋季閑置問題,與2021年夏秋季相比,耕地復種指數提高30%。

        標簽: 高標準農田 糧食作物 大力推廣

        相關文章

        熱點圖集

        宝宝计划